您现在的位置: 海科教务处>>教学研究>>正文教学研究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关于2022-2023学年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3-11-13来源:海科教务处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关于2022-2023学

      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年度报告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引领下,积极贯彻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等相关美育教育文件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克服疫情影响,有序组织和开展了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学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方针。现将学校2022-2023学年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总结和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2-2023学年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总结

      (一)坚持了统筹把握,强化了组织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对公共艺术类公选课实行了三级责任管理制,即教务处负责全校艺术教育类工作的监督与备案,公共课部负责课程征集、审批、安排、管理、组织选课、评课等工作,各教学单位负责组织引导本单位教师积极申报开设各自专长的公选课,并对公选课的授课安排进行统一监管、调控与支持。

      image.png

       1 公选课三级管理责任制

      学校统筹了全校优质师资来保障公共艺术教育类教育工作开展,既充分发挥了学校传媒与音乐学院和设计学院等艺术类教学单位的师资优势,又在全校范围内择优选聘有专长的教师组建了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的师资团队,按照其专长安排了相应的教学任务及各类课外教学的专业指导和组织任务。

      为了保障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质量,学校加强了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制度建设,修订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本科通识选修课程管理办法》,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的申报要求、教学安排、考核方式、教学监督与激励机制等,进一步保障与规范了公共艺术类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工作。

      丰富了课程设置,夯实了课程体系

      根据《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了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四年制本科专业和两年制专升本专业学生需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2022-2023学年,学校公共教学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齐开足了公共艺术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开设的艺术欣赏类课程有《艺术设计与生活》《影视艺术鉴赏》《影视作品赏析》《中国书法入门》《歌剧鉴赏》舞蹈鉴赏》《现代音乐欣赏》《中西方音乐鉴赏》《经典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音乐鉴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中外舞蹈作品赏析课》《人文摄影入门》《茶艺服务》《插花艺术》《设计艺术》等,其中有理论课,也有实践技能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学校积极开设艺术欣赏类课程,着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到了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各个审美领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从事美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三)严管了教学过程,保证了课程教学质量

      学校确立了“全面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方针,全面严格管理公共艺术课程的运行。首先,“严把三关”,即严把课程入口关、严把考核方式关与坚持课程退出关。其次,为规范课程教学安排与保障教学质量,实行了开课前“五到位”检查、日常教学巡检、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评教等多项监督管理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稳步趋升。其次,积极运用了学校的网络全覆盖与多媒体教室优势,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课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兴趣热情。最后,在教学材料管理与质量验收方面,学校按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文件要求,结合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特点,规范了教学管理,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有大纲、有授课计划、有教案、有成绩,有齐全的教学过程性资料,材料都进行了及时归档。教学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了评教活动,公共教学部将根据评教的结果决定来年的开课资格。

      (四)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了教师能力提升

      学校加强了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按比例配备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美育教师队伍,鼓励现有教师积极提升了学历、教学、科研、竞赛水平,热情邀请了优秀文艺工作者与社会美育知名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除日常教学外,还鼓励了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及时把日常的教学经验转化为了论文、论著、专利等科研成果。此外,很多美育教师还积极参与并指导了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高了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素质、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学校还积极组织安排了多次教师培训与企业实践调研工作,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又开拓了教师学术视野。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数量适当、素质较高、动态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公共课类师资队伍,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学科创新发展。

      (五)加大了公共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建设了专门工作室

      学校加大了美育教育经费投入,完善了艺术实践活动场馆与设施设备,满足了公共艺术实践课及艺术类社团的教学需要。开建了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工作室、天马星空视觉设计工作室、韦天装饰工作室、传播策划工作室叁人行工作室等校企合作工作室。琴房60间,音乐厅1个,舞蹈实训室4间,多功能音乐实训室10间,数码钢琴教室2间(每间31台琴),配置有三角演奏钢琴1架,智慧教室91间,智慧实训室70间,智慧录播室4间。学校图书馆提供了满足基本需求的艺术类图书音像资料同时,学校公共艺术类任课教师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学生现场参观了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等社会文化场所,拓展了教学活动空间。

      在经费投入方面,学校确保了公共艺术教育经费随教育经费的增加相应增长,保证了各项投入及相关设备设施能够满足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并对公共艺术教育经费的使用实行专款专用原则,杜绝了截留、挤占、挪用现象。

      (六)搭建了美育大舞台,助力学生多元化发展

      课外艺术教育工作也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学工处、传媒与音乐学院、设计学院、公共教学部、教务处、宣传部等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类文化节、艺术比赛、文艺演出等课外活动,积极搭建了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提升艺术技能、展示和感受艺术之美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了学校的文化艺术氛围。

      学校设计学院开展了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组织举办了《景观 小品装饰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东方色彩美学》《如何提高 设计能力》《道家禅宗美学思想》《探索、求知、实践——温故 中华传统文化,知新职业本科教育》《室内装饰设计手绘美感》等6场中华传统文化及美育美学主题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深化了对艺术的理解,提升了学生审美素养

      传媒与音乐学院2023年分别在保亭、文昌、定安开展海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加强了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互动,充分展示了海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也为海南省的美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组织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学前教育朗诵大赛、钢琴职业校赛、声乐职业校赛、“舞动青春”首届校园舞蹈大赛。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大学生美育交流,传媒与音乐学院电声乐队积极发挥声乐专业优势,连续4次在两个校区开展校园音乐会路演。

      image.png

      2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保亭场)


      image.png

      3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云龙校区校园音乐会活动现场


      image.png

      4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舞动青春”校园舞蹈大赛

       

       image.png

       图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第二届器乐演奏比赛


      学校组织、选派学生参加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类大学生展演活动,并在竞赛中荣获佳绩,充分展示了学校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大学生艺术文化活动的丰硕成果。

      1 2022-2023年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公共教育艺术类竞赛获奖一览表

       


      image.png

      image.png


      为丰富学生艺术生活,学校社团联合会设立了U-style街舞社、山海动漫社、心视觉摄影协会、墨艺书法协会、J-Q音乐会馆、青衿汉服社、吉他协会等社团,践行了“面向人人”的美育理念,让更多学生享有通过艺术社团活动接受美育的机会,拓展和丰富了传统文化艺术社团的内容和形式,强化了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

      二、2023-2024学年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思路

      在国家美育教育相关文件精神的引领下,学校将继续秉承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方针,积极推进和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主要工作思路与改进方向如下:

      (一)强化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 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 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 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 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二)继续加大公共艺术教育经费投入,继续推进艺术实践 活动场馆及设施完善,满足公共艺术实践课及艺术类社团的教学需要。

      (三)加强公共艺术类优质课程建设,组织教师团队打造特 色精品在线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构建公共艺术教学资源库,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补充。

      (四)持续加强公共艺术类师资建设,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 构和职业发展通道。为鼓励肯定美育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在评选表彰中,保证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五)进一步优化教学媒介与工具,以新媒体、新技术促进 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信息 等资源进行艺术普及和育人活动,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公共艺术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六)面向全体学生普及艺术教育,完善课程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艺术教育推  进机制,因地因校制宜,探索特色发展,努力形成“一校多品”的公共艺术教育新局面。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3年11月10日